衡阳县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3-04-25来源:衡阳县政务网浏览字体:[      ]

一、   过去五年工作成绩显著

 过去五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富民强县”宏伟目标,千方百计保增长,尽心尽力惠民生,全力以赴促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着力赶超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4.95亿元,比2007年(下同)增加120.09亿元,年均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111.45亿元,增加87.65亿元,年均增长36.2%;财政总收入8.69亿元,增加5.84亿元,年均增长2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98亿元,增加4.01亿元,年均增长2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86亿元,增加24.1亿元,年均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313元,分别增加8342元和5574元,年均分别增长15%和16.8%。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2.35亿元,较2007年末增加102.66亿元,是2007年的2.5倍。

 五年来,我们着力转型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33.2:33.5:33.3调整为26:41.9:32.1。新型工业化明显加快。2012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4.03亿元,是2007年的2.94倍,年均增长21.3%;规模工业企业达124家,比2007年增加52家,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52.04亿元,是2007年的3.5倍,年均增长25.4%。实缴工业税金2.13亿元,是2007年的4.6倍。招商引资工作量变质变兼具,项目变多、变大、变优,连续四年被省政府授予招商引资先进县。“一区三园三基地”来势看好,其中西渡经开区5年来共引进78个项目落户,2012年5月被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湖南衡阳西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猪等主导产业继续壮大,2012年,落实粮食种植面积154.9万亩,总产62.5万吨,出栏生猪195万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县称号。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6家,分别比2007年增加80家和146家。治理病险水库34座,建设人饮工程340处。耕地流转面积50.32万亩,增加 30万亩。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55.97%,提高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接待游客205.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5亿元,年均递增12.6%和16.5%。岣嵝峰森林公园成功通过3A级景区评审。商贸流通稳中趋旺,至2012年底,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7.8万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型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建设农家店710家。房地产业方兴未艾,五年竣工商品房143.64万平方米。

 五年来,我们着力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率提高到34%,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7年的11.8平方公里拓展到18平方公里。累计实施各类城建项目70余个,完成投资近10亿元。英南新区建设开工,英秋大道、英南大道、洪山大桥、县城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扩容、蒸水河县城防洪堤建设、管道天然气,以及红旗路、滨江路油化改造工程等一大批市政工程投入使用。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洪市镇被定为全省城镇建设示范镇,金兰、渣江镇被定为全市重点镇,关市、界牌镇被列为全省特色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环境卫生条件明显改观。建成50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改造农村电网582个村。建设高速公路107.5公里、铁路 8.69公里,改造通乡公路128公里、通村公路1405公里、桥梁36座,建设站场151 个,现代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五年来,我们着力创新发展,改革开放成效明显。创新型衡阳县建设快速推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38件,获得授权专利345件,新增省级名牌产品15个,著名商标11件,天天见梳篦荣膺中国驰名商标。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顺利实施。国库集中收付、 “乡财县管乡用”等预算及财务管理改革全面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民丰小额贷款公司、华融湘江银行、沪农商村镇银行先后组建运营。融资平台不断做大,县城乡投公司累计融资4.55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水管体制、集体林权制度、农村综合改革、文化体制等改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乡村定点医疗机构定额包干补偿模式切实减轻了群众医疗负担。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更加活跃,五年累计引进外资项目45个,到位外资2.27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278个,到位内资137.7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37亿美元,进出口企业达17家。我县被列为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和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重点县、外贸进出口基地县。

 五年来,我们着力和谐发展,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坚持惠民为本,全面完成省、市确定的127件为民办实事任务。新增城镇就业2.55万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万余人。启动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为500余创业者提供3500余万元贷款贴息,带动6000余人就业。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五大保险参保覆盖面逐年扩大,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企业职工养老金连续五年增调680元/人/月。城乡低保不断扩面,6.2万享受低保城乡居民人平月补差分别比2007年增加151.9元和71元。新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0座,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3286套,改造农村危房7000户,“盘龙集中居住模式”被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大力推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投入资金1.66亿元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93所,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化解义务教育债务1.08亿元。卫生事业长足发展,完成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和20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全面建成,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人口计生工作基础日趋夯实,利益导向不断强化,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县称号。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107个。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的文化设施格局。夏明翰故居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市竹木雕、九市稻草龙入选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城普及数字电视,构筑了乡镇有线电视“一张网”。建立健全综治信访维稳网络,县信访接待大厅创新信访调处方式,解决重点难点信访问题325件,全县重复访和越级访大幅下降。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及时高效处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强化,“打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卓有成效。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超额完成任务。

 五年来,我们着力务实发展,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5件,意见、建议802件,政协委员提案686件,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累计精简县本级行政许可事项6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4项。大力推动政务公开,加强县乡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县政务服务中心年集中办理事项达10万余件,网上政务服务正式运行。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招拍挂”、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实现财政资金全监督、政府性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全审计。

 各位代表 !过去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我们在应对挑战中大胆创新,在经受考验中奋力前行,谱写了衡阳县发展的新篇章。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党外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衡部队官兵,向省市驻衡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衡阳县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历程,成绩来之不易、引人自豪,经验弥足珍贵、值得珍惜。一是必须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心一意谋求科学发展,才能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树立形象,用发展赢得尊重。二是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只有坚持民生导向,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才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只有推进观念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才能探索新路径,激发新活力。四是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只有稳定的发展环境,才有发展的先决条件,各项事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高效益项目不多。二是发展质量不高。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远低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可用财力不足等制约尚未根本改观。三是发展要素制约趋紧。资金、土地、环境、劳动力等要素供给相对不足。四是发展环境亟需优化。职能部门和公职人员队伍仍然存在作风不实、落实不力、为政不廉等问题,征地拆迁难、强买强卖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前行

 今后五年,是衡阳县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机遇稍纵即逝,挑战前所未有。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国家加速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南省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建设,衡阳市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被批准为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使我县开放带动的综合优势更加凸显;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和产业项目相继实施投产,发展平台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基础日益坚实;特别是全县上下谋事创业的氛围日臻浓厚,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日趋强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绝不能耽误,机遇绝不容错失。我们要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就必须抢抓机遇,加倍努力,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力前行。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全省经济强县为目标,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总量、人均均量、运行质量同步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开放、绿色、法治、幸福衡阳县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更加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成效,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开放合作战略深入推进。

 ——城乡更加秀美。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县城在城镇化中的核心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强化,中心镇和乡集镇衔接城乡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创建一批“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完善城乡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3%以上。

 ——人民更加幸福。高质量的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大幅提高,实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酬、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社会更加和谐。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政务服务廉洁高效,诚信社会建设切实加强,经济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4%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5%以上,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围绕上述目标,我们重点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培育现代产业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抢抓湘南三市成为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机遇,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新签约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新开工重点工业项目15个,新投产工业项目10个,完成工业投资75亿元。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瞄准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建材、新型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新兴产业项目。加大对恒生制药、衡泰机械、得阳鞋业、衡利丰、利德有、三安、尚卿、新雁等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达产扩产,打造工业经济支撑点。全力支持,放手发展,搞活民营经济,着力培育一批民营大企业和民营小微企业。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工业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与科技含量,增强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能力。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立足科技兴农,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走 “基础农业重夯实、传统农业不放弃、高效农业求突破、特色农业挖潜力”的产业发展道路。切实抓好稻、棉、油、菜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总产69万吨以上。种植烟叶2万亩、交售烟叶5万担以上。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规模养殖场60个。创办1-2个畜禽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1-2个畜禽水产品品牌。鼓励 “一村一品”模式,建设“菜蓝子”工程。坚持走农业产业化路子,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家。大胆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新途径,力争土地流转面积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大力推广先进高效农机装备。强化农技推广服务,多层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动植物疫病综合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等公共服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衡邵干旱走廊治理工程,完成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46座,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万人,维修加固堤防14.5千米,改造河堤25.2千米,改造渠系220千米,清淤、整修及加固山平塘 3500口,启动大型水闸除险加固工作。加快土地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3-5个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积极推进边远贫困山区扶贫帮困工作,在涉农项目和资金安排上重点倾斜。继续抓好3个示范片及31个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打造更多示范亮点。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突出名山名人旅游品牌创建,力争接待游客量7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2亿元。加快全县商业网点规划修编,积极推进现代商贸物流和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电子商务”下乡进村入户为突破口,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着力建设新合作物流园和集兵等3个市场项目,打造消费扩张支撑平台。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大力扶持发展社会养老、信息、健身等消费业态。加快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落实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社保等支持政策,推动鼓励类服务业的水、电、气与工业同价。

 (二)切实抓好项目建设

 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快园区建设步伐,以“一区三园三基地”为平台,积极推动城镇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发展,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抓住西渡经开区获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契机,大力度推进扩区调区工作,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全力将高新区建成全省一流的“品牌园区”、“实力园区”,打造县域经济核心增长极。明确高新区功能定位,科学编制园区功能分区,做到所有项目严格按功能分区要求入驻。用“工业新城”的理念,强化高新区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核心区2平方公里开发,开工建设二横七纵道路网。建设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启动建设3个村民安置点。全年争取引进项目10个,其中投资上亿元以上项目3个,实现区内工业总产值130亿元。抓好关市铁矿工业园、界牌(石市)陶瓷工业园、洪市钒矿工业园、井头石材工业基地等园区的规划管理、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工作,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引进新项目,逐步构筑资源型企业到相关园区基地集聚发展、互动促进的良好态势。抓好关市铁矿工业园规范提质工作,力促三安矿业二期、尚卿矿业二期和新雁矿业年内全面达产,新增产值10亿元。抓好界牌(石市)陶瓷工业园开发,制定优惠政策,推进瓷泥有序利用和精深加工。扶持旭辉陶瓷、阳光陶瓷、中信陶瓷等项目建成达产。

 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成县城总规修改、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系统规划、县城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以我县列入全省40个新型城镇化重点县为契机,加快推进英南新区整体开发建设,拓宽县城框架。年内竣工西外环线蒸西大道主体工程,完成S315线牌坊至清江北路段城市化改造、春风路等次干道油化工程。启动清江大桥、虎形山公园、江山皂公园建设项目。启动三水六岸风光带建设,先期建设英陂电站至洪山大桥段。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新建日产9万吨自来水厂选址、报批等前期工作。完成明翰广场改造及老城区空坪隙地绿化工程,争取实现老城区断头短巷全面硬化。完成县城老汽车站搬迁工作,正式启用城东、蒸阳汽车站。利用省示范镇、特色镇和市重点镇等政策机遇,加快推进洪市、关市、界牌、金兰、渣江等重点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他乡镇建设要做到有总体规划,有常设城管环卫队伍,有自来水厂,有预留垃圾场地,并因地制宜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交通能源项目建设力度。做好娄衡高速、怀邵衡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推进S210线、衡西快速干线建设,完成S315线大修改造。启动西界公路升级改造立项、规划、设计工作。完成20个村50公里通畅工程任务,实现村村通目标。建设农村客运站1个,招呼站23个,改造渡口码头12个。继续加强乡村公路后续管理工作。全力抓好100兆瓦光伏电站一期(23兆瓦)征地拆迁和土地平整,加快推进建设;启动县城英陂、英南110千伏变电站建设,改造关市、界牌35千伏变电站,新建10千伏洪阳线,完成81个村农网改造任务。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新增农村户用沼气500户、推广太阳能路灯200盏。

 加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力度。努力积聚优化环境的正能量,坚决消除破坏环境的负能量。完善公开举报、督促检查、限时办结、考核奖惩等制度,及时查纠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摊派等不正之风。加强项目协调服务,实行“属地管辖”原则,强化乡镇在征地拆迁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对非法阻工、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强揽工程等阻碍项目建设的违法违纪行为严厉“亮剑”。打造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努力营造激励创业者、关心投资者、尊重纳税人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和谐园村”、“和谐企村”共建活动,切实维护企业和农民合法权益。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挖掘改革红利。强力推进以产权转让、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为主要方式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争取两年左右完成经信、商业、供销、物资、农林水、建设、交通等部门58家企业的改制任务,妥善处理已改制企业遗留问题。改革财税、投融资体制。强化财政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流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继续稳步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做实做强城乡投政府融资平台,打造高新区融资平台,年内争取融资3亿元以上。探索重点集镇加快城镇化建设投融资试点工作。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积极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稳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征地拆迁管理,推行集中安置,尊重和保护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稳步推进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改革。全面完成三年水利改革任务。

 扩大对外开放。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促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按投资强度、纳税额度集约供应土地,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及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引导企业开展专业化、产业链、点对点招商,培育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扶持以衡泰机械、誉城盛机械为主导的先进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园建设,以恒生制药为主导的恒生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突出抓好项目转化,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内资分别增长15%、18%,外贸进出口增长20%,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0个。

 支持创新创业。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引进紧缺型、创新型人才,继续资助专利申报,保护知识产权,积极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工程)中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基地,争创名牌和驰名商标。力争新创3件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完善中小微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扶持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四)努力加强社会建设

 继续办好民生实事。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生态、流通等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就学、就业、扶贫、救济救助、文化服务、公共安全等社会领域,不折不扣为民办好21件实事。

 稳定扩大城乡就业。认真落实国家积极就业政策,统筹做好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坚持以创业促就业,新增城镇就业64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职业培训8800人。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等制度,确保农村“五保”年分散供养标准不低于2400元,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不低于265元和115元。扩大各项社会保险参保范围,力争实现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和全国转移接续。争取将未改制国有、集体企业“老工伤”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确保城乡医保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中村、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新建廉租房300套、公租房150套,改造棚户区300户,新建2所农村敬老院。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教育投入,完成59所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2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和改造任务。启动中小学体育运动设施改造,抓好县一中体育馆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县内职教资源,统筹技能培训管理。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加强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或改扩建10所乡镇卫生院,启动县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基本医保门诊统筹实施范围,落实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制度。积极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前期准备工作。狠抓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确保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省、市先进行列。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扎实开展全面小康进程监测。

 实施文化强县工程。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演艺惠民送戏下乡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加强农家书屋后续维护和管理,强化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配置和管理服务。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切实组织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厂矿、进校园活动。保护和利用好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大“扫黄打非”力度。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单位和文明社区。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依法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做好网络舆情分析,落实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防止因决策偏差引发不稳定问题。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大社区矫正力度,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敬畏生命、敬畏制度,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活动,加大安全隐患治理力度,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基层建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对食品、药品等行业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切实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

 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衡阳县,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速高能耗行业节能技术改造步伐,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逐步实施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提高建筑节能标准。认真做好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试点工作。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和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继续搞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巩固退耕还林,大力开展“四边”造林绿化工程,加大石漠化治理力度。防控农村面源污染,加大对蒸水、武水、演水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坚决禁止小二型以上水库肥水养鱼。围绕“三清三基二统一化”工作目标,切实改变农村环境卫生。加大对界牌、井头、关市矿区的生态修复力度和地质灾害防治力度。落实最严格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推广节地型城镇建设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和预警应急能力建设。

三、让政府紧贴人民心坎

 人民政府为人民,要按照建设“廉洁、务实、勤政、高效”政府的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服务人民、服务发展的能力。

 坚持阳光行政。要按照公平公正、依法依规、优质服务、过细工作的方法,公开发布每一项服务事项,公平对待每一位服务对象,公正处理每一起矛盾纠纷。重点推进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公开,把政府所虑、所谋、所干,及时明白准确地告诉群众。推行政务服务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强化网上服务和电子政务系统应用。提高行政效能,强化行政问责和政府绩效评估。突出群众工作,夯实群众基础,积极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强化基层工作保障,增加基层投入。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盼,倾情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求。

 力倡求真务实。认真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实干兴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讲实话,办实事,勇担当。做到少发文,少开会,少迎来送往,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知识上,用在深入工作一线上,用在调查研究上,用在破解难题上,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深入开展“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拉近与群众在感情上的距离。不做只有面子没有里子的事情,不搞只有形式没有效果的活动,破除不按程序、扰乱规矩的做法,切实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

 依法秉公用权。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政协、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管事。加强行政监察,严格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重大项目投资、救灾救济资金以及社保基金等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三公”支出,坚决遏制“舌尖上的腐败”,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以永不畏难的顽强斗志、永不自满的进取精神,励精图治,一往无前,开创建设美丽衡阳县的崭新局面!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2012 衡阳县沪农商村镇银行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2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