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

详情页

DETAIL

用实干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

  在金融改革加速推进的宏大背景下,村镇银行面临着一道至关重要的命题:如何牢牢守好“三农”这方广袤且充满希望的沃土,深深扎下自身的根系,繁茂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根茎和枝叶,进而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输送蓬勃的血脉与强劲的驱动力。这一使命,犹如千钧重担,沉甸甸地压在村镇银行的肩头,承载着巨大的挑战与责任。

  作为一家在乡村沃土中默默无闻、深耕细作的金融机构,衡阳县沪农商村镇银行(以下简称:衡阳村行)既传承了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老农信”那源远流长的血脉,又涌动着上海农商银行独有的“农商精神”。正是凭借着衡阳村行干部员工身上这股坚定不移的实干精神,一座紧密连接乡村与民众的桥梁得以搭建而起。这座桥梁,将上海农商银行先进的“ONE SHRCB”集团理念,以及衡阳村行所秉持的厚道、质朴和真诚的金融服务,深度且全面地融入到衡阳县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层面,为衡阳县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首贷户破6908户,其背后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衡阳村行坚定不移地贯彻上海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管理部提出的“三个坚持不动摇”方略,以党建引领作为关键抓手,稳扎稳打地开展“沪惠村居”等一系列金融工作。积极主动地先后对接岘山、金兰、关市等14个乡镇的主要负责人,精心搭建并不断延伸村居服务链,致力于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真正做到深入村居服务,衡阳村行创新性地采用“党员先锋队+客户经理”双线联动的模式。干部员工怀着对乡村发展的热忱与担当,深入乡村展开细致调研,足迹踏遍一个个田间地头。为了切实提高村居业务质效,不怕吃苦,不惧困难,常常牺牲周末和傍晚休息时间,入村入户,用心开展掌握村况、了解民情等工作。无论是骄阳似火的晴天,还是细雨纷飞的雨天,都能看到衡阳村行干部员工忙碌的身影,“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便是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自2023年12月至2025年4月末,衡阳村行在村居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累计完成村居建档18573户,这一个个档案,是深入了解乡村需求的见证;授信1354户,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完成641目标村居7个,让更多的乡村享受到了便捷的金融服务;在各村组开展金融及非金融村居服务活动多达120余场,丰富多样的活动不仅普及了金融知识,还增进了与村民的感情。其中累计发放贷款86816万元,首贷户达1153户,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彰显了衡阳村行对乡村发展的有力支持,也使得村居阵地愈发牢固,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衡阳村行的真诚与担当。

  存贷比升至66%,其背后是超千次的“走出去、引进来”

  衡阳村行始终如一地秉持“以信取人,以仁取利,以土立行”的经营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存贷比,增强自身的赢利能力,衡阳村行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谋划发展路径,大胆探索创新模式。在“信”字上笃定前行,走出了自信与风采;在“仁”字上用心经营,赢得了广大客户的民心与信赖;在“土”字上深耕细作,扎深了服务乡村的根系。

  针对衡阳县颇具特色的“务工经济”特性,村里众多村民怀揣着梦想与勇气,在外地创业打拼。这群敢于在外“敢闯敢干”的村民,不仅在异乡创造了财富,更把其他地区先进的发展经验带回了衡阳县的每一个乡村,使得当地产业如繁花般蓬勃发展,变得更加繁荣。

  敏锐捕捉到这一发展契机后,衡阳村行上下一心,大胆践行“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班子成员亲自挂帅,分别带队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前往广东、广西、江西、怀化等地开展拓客工作。深入钟表制造、木材、灯饰、生态养殖等众多行业,与本土走出去的创业者面对面交流,调研经营场地,详细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精准收集各类资料。对于那些愿意回到家乡创业,以及已在家乡创业但面临资金短缺困境的创业者,衡阳村行毫不犹豫地给予全方位的资金支持,为他们的创业梦想保驾护航。

  自2023年12月至2025年4月末,衡阳村行累计发放与钟表、肉鸭等相关的贷款6000余万,并且在信贷管理上严谨规范,没有出现一笔逾期和不良。大力开拓务工经济,不仅成功解决了在外创业乡亲们的融资难问题,为他们的发家致富之路扫除了障碍,同时也为衡阳村行自身的业务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赛道。截至2025年4月末,存贷比稳步提升到66%,创收能力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变得更加宽广而坚实,为银行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脚步遍及300个村,其背后是“农时不等人,服务跑在前”

  衡阳村行深知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因此,始终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并重的发展原则。在前行的道路上,坚守初心,保持定力,绝不因一时的利益而放松准入门槛。在贷款审查审批这一关键环节,行领导以身作则,带领团队长、客户经理深入实地走访,不仅对贷款对象进行全面了解,还带头开展交叉复核及侧面打听工作,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确保每一笔贷款都能做到“资料真实、用途合规、风险可控”,从而实现资产质量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为稳健运营筑牢根基。

  衡阳村行干部员工用脚步丈量着对乡村的责任,用实干诠释着村行人的担当。努力做到让每一名干部员工都深入熟悉每一个乡村,与村民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使他们具备大局观念,在面对复杂的乡村金融环境时,能够展现出卓越的综合决策能力。在团队协作中,团结之间相互协作,同事之间相互关爱,懂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为对方着想,以真诚和行动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信赖、广大农民的认可和广大百姓的尊重。

  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工作日,只要客户有业务需求,衡阳村行干部员工不畏烈日炎炎,不惧寒风凛冽,毫不犹豫地冲在前头,主动承担起最艰巨的任务。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不辞辛劳,奔走于各个乡镇村组,深入企业、农户家中。每一次的登门拜访,都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每一次的政策宣传,都是一次希望的传递。他们用心宣传金融产品和政策,真诚地营销客户,用双脚走遍了300余个村。对于广大村民而言,如同久旱后的甘霖,为缓解资金需求送去了及时雨。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服务好广大村民,为了实现有效的村居建档,为了能与村民面对面进行更多深入的交流,深刻践行着“农忙时节不等人,村居服务跑在前”的村居服务方式和信条,成为广大农户发展道路上最为坚实可靠的后盾。

  党建联结58个村,其背后是“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党建引领,是衡阳村行推动村居服务不断前行的核心动力。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因此,衡阳村行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聚力于村居服务的“实”和“活”,秉持着“村行多出一份力,乡村就加速变美一分钟”的信念,持续强化“门常开、常驻村、办实事”的工作举措。通过这些努力,不仅促进党建阵地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更让村居服务充满温度,全方位提升广大民众对村居服务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衡阳村行先后与洪市镇、三湖镇各村委积极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在活动中,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开展了多场以“慰问困难群众”“慰问困难党员”为主题的慰问活动,为那些生活困难的群众和党员送去生活物资和精神慰藉,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同时,积极响应本地政府组织开展的“情暖乡村、守护成长”等主题的捐助活动,为贫困学子慷慨捐资助学,助力他们追逐梦想;大力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热情赞助民俗节庆活动,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精心组织金融知识下乡巡讲,提升民众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意识,为乡村发展注入知识的力量。

  此外,衡阳村行以绣花般的细腻功夫,织密党建共建这一坚不可摧的纽带。先后与58个村组建立党建共建联系,与部分村组开展党建共建活动达上百次。在这个过程中,班子成员始终坚定不移地做村居服务的“眼睛”,敏锐洞察乡村发展需求;做创新发展的“臂膀”,有力推动各项服务举措落地实施;做管理兴行的“基石”,稳固支撑衡阳村行的稳健运营。干部员工的每一次付出,每一份努力,都如同涓涓细流,点滴汇聚成与客户间的深厚情谊。而这种口口相传的好口碑,也成为了吸引新客户、拓展新业务的最佳广告,让衡阳村行在乡村金融市场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认可。

  下一步,衡阳村行将以持之以恒的匠心、恒心和诚心,不断强化党建的引领作用。他们立志要真正将村居服务打造成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造福群众的前沿阵地。行班子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大胆的谋划,在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及村镇银行管理部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将衡阳村行打造成为更具“本土化、韧性强、品牌美”的村镇银行。

版权所有©衡阳县沪农商村镇银行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

沪ICP备06030408号-2

服务热线:4009962999

请使用Chrome88或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